
音乐早教有什么作用?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音乐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能够培养孩子的性情,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成效。音乐到底是如何开发孩子大脑和培养孩子性情的?音乐早教的本质和原理到底是什么?触类旁通,除了音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达到音乐早教的效果呢?这些都需要宝妈们学习和掌握。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细胞没有错,大脑细胞刺激完了以后会怎么样呢?也许大家就没有再深究下去了。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养正早教之【五觉开发】。养正早教是通过训练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与大脑(意识)建立畅通的链接,并激活大脑对五种渠道所收集信息而快速给出合适的指令。音乐早教则属于五觉开发中的听觉开发,训练孩子听觉的敏锐程度,但训练听觉的敏锐度却并不是只有音乐早教才能实现。积极运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一切物品为道具,无所谓雅俗、贵贱、多少等,只要明白五觉开发的道理,均能做到最直接的大脑潜能开发。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信息刺激,发育就会比较慢。所以我们看到宝宝出生以后,有的小宝宝耳朵很小,贴着脑袋长,像个小木耳一样,这就是自然状态下缺乏听觉训练的耳朵。如果在早教期间能够给宝宝进行持续的听觉训练,宝宝的小耳朵会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甚至还会比较招哦。这就是训练过后的结果,因为在发育过程当中,耳朵联络的神经末梢会收集信息会让耳朵得到发育。五个收集信息的渠道与大脑息息相关,信息的刺激可以激活大脑同时让五觉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听觉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因为没有信息去专门刺激耳朵的细胞发育,我们的耳朵就很自然、很平凡。而生活当中的声音是非常丰富的,是多维度的,对对声音信息的捕捉也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够听得很真切、能够听到很丰富的信息、能够听到言外之意,感同身受;而有些人却听得模糊、听在表面,不够深入,更别说能够听到“言外之意”了。这种听觉的灵敏程度不同,收集到的信息是差别很大的。只是我们在生活当中不曾去留意,经常是“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对生活缺乏觉知、对身体的反应非常麻木。也就是我们很少关注到自己身体本能方面的能力,没有去提升自己本能,让自己身心合一。
五觉吸收信息是生命的本能,教育是关乎人的活动,人不能脱离生命的本能而直接讲知识学问,这就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了。教育是时时刻刻关注人的本身,人的精神与身体的实践分不开,训练孩子的本能,才能打通孩子吸收信息的渠道,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王船山和毛泽东都认为,人的认识过程的第一步,首先开始与人的眼、耳、鼻、舌等器官对客观外界的直接感觉。
如果我们不是做开发本能的教育,让孩子有强大的生命能量来面对生活,而只是交给孩子一些知识,实际上我们没有真正激活孩子生命中本有的能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处处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文章和思想,无不是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一个人的学习一定是从生活当中去感受的,而感受就来源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孩子的生命状态就是通过与环境建立链接和与环境进行信息的互动而得到更加丰富的表现,生命因而绽放多彩。所以无论我们是给孩子做音乐早教还是其他的形式,我们都应该了解其中本质用意,教育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方式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丰富多样,但教育的心法却是大道至简的,而我们是选择掌握核心?抑或只是紧紧抓住其中一个方法,追逐小道?值得我们三思。
经礼艺养正教育品牌>>> 是经礼艺养正教育带领团队在养正书院十多年教学实践的硕果,围绕相当于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展开教学教研,形成了经学、礼学、艺学三大教学体系,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特的人格个性为三大目标,开创了融贯中西的胎教文化体系、“五加一”早教体系、一园配三馆一中心幼教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