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童年到少年的转变,在现代很多家庭中都没有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缺乏仪式感”,也许最明显的分割线就是小学毕业,从此不再过六一儿童节了吧。 但在中国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子从童年到少年之间的转变有一个专门的、庄重的礼仪来进行教化,那就是成童礼。 成童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礼仪,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懂得父母的付出、开始立志于学的少年,这中间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和教化,让孩童更好地实现角色的转变,从而得到更好的成长。 WLG同学今年刚过12岁生日,在他生日当天,经礼艺养正书院为WLG同学举办了隆重的成童礼,WLG同学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亲人都出席了这场仪式,共同见证了WLG同学的成长和蜕变。整场仪式既庄重又感人,爸爸妈妈对WLG同学的爱展露得淋漓尽致。 整场仪式包括八大礼仪环节, 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体验 WLG同学的成童礼仪式, 感受少年感恩立志的那份孝心 和沉甸甸的父母之爱。 今WLG同学12岁成童,行成童礼于天地祖先、师长同学、亲戚朋友之前,告别童年时期,进入少年时代。感谢天地大恩、祖先大德、父母大情大爱,明孝立志,告知四方。 人生的重要时刻到来了。向童年挥手,告别如梦如幻的童年时代,踏进如诗如画的少年门槛;翘首而望,迎接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一股勃发的力量,驱动着身体。目光远望,想要飞向这个世界。 这说明,孩子,你长大了, 你已是翩翩少年。 知恩必报,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因为有了父母的生养,才有了我们,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此刻,面对父母,一股感恩之情在心中涌动 WLG同学读《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展尔手、伸尔足、转尔身”给父母看 “WLG同学已经是孝子了,因为你身体发肤都保存得很好,成长得很好,没有毁伤,没有辜负祖先、父母对你的希望,你做到了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过去在幼儿时期,我们不必知道父母的年龄,只管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爱就行了。但在我们由儿童时期进入少年时期的时候,父母的年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因为此刻自己的知识和身体都在成长,身上充满了力量,有了感恩和报恩的冲动。 问完父母的年龄,你看着父母,心为之一怔 爸爸妈妈分享WLG同学的成长故事 用爱和谆谆教诲勉励WLG同学成长 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后,作为儿女,内心一喜一惧。喜的是父母健在,尚有父母可依靠;惧的是父母恩重如山,难以报答父母恩。 努力吧孩子, 莫等父母白了头,未能报答父母恩。 立志吧少年, 莫等自己老大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WLG同学走向父母,紧紧抱住他们 孩子马上要长大了, 想让父母最后一次抱儿童时代的自己。 WLG同学看着爸爸妈妈,对他们说: “爸爸,我爱您。” “您是我的好妈妈。” “请爸爸妈妈放心,我要继续努力, 报答你们给我的爱”
|